成果展示

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委会

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新时代“翻译中国”认识与实践创新高端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2021年12月5日,新时代“翻译中国”认识与实践创新高端论坛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省认知语言学研究会联合主办。论坛以线上方式进行,来自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大学、深圳大学、苏州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1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线上会议,对当下中国翻译实践和文化传播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论坛开幕式由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文学主持。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靳敏致开幕辞,她代表学校向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参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现状,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翻译学术和实践发展道路方面做出贡献,希望学院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


       本次论坛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宗旨,分别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翻译、“中国学派”翻译学、翻译实践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3位嘉宾进行了主旨发言,560余位翻译界学者同仁与会。


      针对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的历史性转向,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探讨了进入“翻译中国”时代谁来承担翻译重任、如何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话语转换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及建设国家翻译队伍的各种途径等问题。上海大学赵彦春教授以“国学双语:少年中国与历史担当”为题,介绍了他的翻译工作实践,指出中华文化复兴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外语学人要有弘扬中国文化的历史担当。四川师范大学孔令翠教授展示了对翻译中国的“先驱者”辜鸿铭经历和翻译贡献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心”“中国意识”“学通中外”的译传素养。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翻译的难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以“少数民族文化外译优先路径诠释”为题,分析指出少数民族文学的四条外译路径,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外译的路径图。西南大学孟凡君教授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典意象认知与传译”为题,通过探究文化原典意象认知的策略,试图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译的新途径。电子科技大学何立芳教授以“道教炼丹文献海外译介与厚重翻译”为题,分享了海外学者解读道教丹道作品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对道教文化海外译介的启示意义。苏州大学陈大亮教授以“佛经译论之‘本’的概念内涵与发展演变”为题,分析了译经质量逐步提高的发展过程。澳门理工学院蒋骁华教授以“刻意制造的东方情调——从认知语言学看西方汉学家典籍英译中的跨语再义化现象”为题发言,他以Cyril Birch的英译《牡丹亭》、Pearl S. Buck的英译《水浒传》为例,分析了“跨语再义化”现象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并探讨了西方汉学家刻意“跨语再义化”用意和意义。


      翻译界关于构建“中国学派”的呼声越来越高,与会学者们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以“中国翻译理论的问题意识与个性发展”为题指出,中国翻译理论的特色与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一脉相承,理论的构建源于问题的意识、落实于应用效果,方能显现为学派特色,保持个性发展。深圳大学陈东成教授以“大易翻译美学构建设想”为题,以《周易》之“五谛”为主要理论依托,从哲学高度审视和阐释翻译审美认识、翻译审美价值、翻译审美再现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构建大易翻译美学的设想。电子科技大学杨镇源教授以“论当前翻译学的所知障风险及心学对策”,指出由于缺乏心性之思,当前翻译学面临所知障风险,并提出基于心学蕴含的构建中国话语、展现中国智慧的对策。


       翻译群体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本次论坛关注的重要方面。四川师范大学张静副教授以“国家翻译实践之技术能力构建”为题,尝试提出了国家翻译实践之技术能力的概念,并根据智媒时代国家翻译实践的新特征,构建国家翻译实践之技术能力构成要素,分析了技术应用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教学能力三个子能力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电子科技大学周劲松副教授以“形者神之质——从《虬髯客传》的课堂翻译思考中国文化走出去”为题,探讨了经由翻译构建“形”与“神”的问题,总结了林语堂在“对外讲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电子科技大学冯文坤教授、西华大学陈达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刘永志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曾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熊宣东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吴永强教授及电子科技大学何立芳教授分别对主旨发言做了精彩点评。《外语学刊》主编孙颖以“学术期刊,助力学术引领”介绍了以学术期刊为平台服务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工作进展。


       论坛闭幕式由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冯文坤教授主持。冯文坤教授以“亲诚惠容”来总结本次翻译学届盛会。他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作为翻译学人,如何借翻译之舟渡华夏文明之羽,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是时代的命题和重任。他希望以“翻译中国”论坛为起点,促进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引领更多翻译界学者与学仁共同参与世界文化的创造,助力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大放异彩。


TOP